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
正在加载...

种草三部曲第1篇讲解了种草的「底层逻辑」:人群种草(品类与人群规模适配),产品种草(卖点可视化表达),人设种草(信任背书的支撑),基于不同产品的品类特性,种草的表达逻辑差异,在打法上也皆然不同。

链接至:种草三部曲(一):抖音种草的三个底层逻辑,人群种草、产品种草、人设种草

种草三部曲第1篇讲解了种草的「四阶打法」:品牌种草(品牌叙事)、KOL种草(人设背书)、KOC种草(视觉演示)、KOS种草(超头效应)。基于过去种草的操盘经验,已被验证的打法模式。

链接至:种草三部曲(二):抖音种草的四阶打法,品牌种草/KOL种草/KOC种草/KOS种草

今天我们讲到第3篇抖音「种草方法论」:人群策略(云图人群策略)、媒介策略(CAFE科学选号)、内容策略(SEVA内容共创)、投流策略(AIMT品效放大)。

在上一篇我们讲到四阶打法时,KOL种草花费品牌预算最多,复杂度最高,更是环环相扣,稍有差池,可能预算就打水漂了,那么无论是基于KOL种草,还是高质量的KOC种草,都适用今天讲的第3篇「种草方法论」

01
人群策略:云图人群策略云图是抖音版的「数据银行」,是抖音经营的指南针,是品牌营销的度量衡。今年云图应用的最多环节,莫过于是营销复盘,种草之后的数据,无论是曝光到人群资产有没有水分,还是八大人群的精准度,还是A3人群的深度,都成为了种草环节的内外部沟通语言。
云图人群策略,三个核心关键:

第一,八大人群(种草目标人群是否正确)

抖音云图八大人群已经比较成熟,品牌可以通过A4购买人群,判断品牌在抖音生态的目标人群画像。基于A4购买人群画像,确定种草人群目标,比如品牌的A4是精致妈妈和资深中产,那么选择KOL时,就要选择八大人群中精致妈妈和资深中产比例高的KOL。如果投出一堆Z世代和小镇青年,哪怕再大的曝光,很有可能都是无效种草。

抖音的八大人群,有六大人群在一到三线城市,有两大人群在四到六线城市,年龄跨度也很大,小镇青年18-35岁,小镇中老年35岁+,这其实很不合理。很多高消费力品牌的前三大人群也会出现小镇青年,品牌很疑惑,小镇青年25-35岁购买力不差,相当于是四到六线城市的精致妈妈、新锐白领,品牌往往会被平台名称所误导,因此我们称25-35岁小镇青年为「小镇新贵」
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种草的A3人群,与最终转化的A4人群一致,才会在直播间实现高效的转化,否则有再多不匹配的人群资产,也无法收割。

当然也可以直接抄我们的作业,抖音3.5大高消费力人群:精致妈妈、资深中产、新锐白领 + 小镇新贵。